草原占我国国土总面积的41.7%,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和生产功能,但其对人类干扰和全球气候变化十分敏感。植物所科研人员针对我国北方草原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及其对全球环境变化的响应机制开展了系统研究,发现物种和功能群之间的补偿作用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维持的重要机制;发现温带草原生态系统碳通量对氮素添加的适应性,揭示了降水格局对温带草原生态系统碳交换的影响,证明全天增温对生态系统碳循环的效应小于白天和夜间增温的效应之和,发现了草原植物化学计量内稳性调控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新机制;揭示了水分变化对群落结构和生态系统功能的调控机理,阐释了大气氮沉降对典型草原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影响机理,为全球变化背景下草地的生产力和多样性维持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证明了微生物残体碳在草地土壤有机碳积累中的关键作用,为解析草原土壤有机碳积累机制和预测未来土壤碳库动态提供了新的依据。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Nature Communications、Ecology、Ecology Letters、Global Change Biology等刊物上。
关于草地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之间关系的研究发表在国际重要学术期刊Nature上
关于草地生产力与水分利用效率的文章发表在生态学领域顶级期刊Ecology上
(a)中国和蒙古国草地样带取样点分布图;(b)全球草地土壤中氨基糖和木质素与土壤有机碳
(SOC)的相关关系;(c) 影响中国和蒙古国草地样带土壤中氨基糖和木质素积累的主要环境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