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群组织
   
  要闻动态
   
  支部风采
   
  廉政建设
   
  群众工作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2019改版>党群园地>支部风采
系统中心学生党支部邀请院士与研究生交流座谈 (2009-04-01)

 

系统中心学生党支部邀请院士与研究生交流座谈

 

在研究生学习的生涯中,面临着学业、毕业和就业所碰到的问题、困惑和压力,如何培养自身的综合能力,提升心理承受能力,坦然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调整心态,变压力为动力?如何丰富自己的人生经历、塑造高素质的人格魅力……

针对上述问题,325日下午,系统中心学生党支部和系统中心学生会召开座谈会,邀请洪德元院士与研究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讲述老一代科学家学习、工作、奋斗和成长的经历及体会。

洪德元院士196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现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植物学会理事长。

洪院士通过自己的成长经历和切身体会谈到了他对勤奋、天资与机遇的关系,兴趣与学业和就业的关系,我国植物分类学的发展,以及培养思考问题、提高解决问题能力和文明素质的重要性等问题的认识。

洪院士说,在人的一生中,勤奋是必不可少的因素,他在61岁前,每天基本上都是午夜后才睡觉。但是机遇也很重要,当年他读到小学六年级后,如果不是当时的小学老师告诉他母亲让他到正规学校再读半年小学后考初中,也许他后来就没有机会上大学。1962年他考上了植物所钟补求先生的研究生,如果不是钟先生让他把英语作为第一外语,也许他就不会有现在的英语水平。

关于兴趣问题,洪院士回忆了他在复旦大学做毕业论文时,徐炳生老师让他读的吴鲁夫植物分类学和植物地理学一书中从染色体鸢尾属植物的地理分布格局引起了他浓厚的兴趣,导致他后来考取了植物所的研究生,从此走上了从事植物学研究的道路,他都是怀着浓厚的兴趣去做,从中发现科学问题。因此,洪院士说,不管研究生毕业后将来从事什么工作,是继续研究、教学,还是管理、经营或经商,在研究生期间学会动脑子,培养自己考虑问题的思考方式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都是共性的,都会受益终身。洪院士还说到符合客观的科学结论是有预期性的,2001年他到欧洲瑞士和意大利交界地区进行芍药属植物居群考察和取样时,曾经预言那里的芍药植物的根应该是像白薯一样,后来的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

在谈到中国的植物分类学向何处去的问题,洪老师列举了袁隆平院士发现杂交水稻以及大豆起源于中国,但后来美国深入研究并培育出高产优质的大豆的例子,说明植物资源研究对国民经济的重要性。他说,如果我们连植物的种都搞不清楚,就谈不上如何为国家需求服务,因此,我国的植物分类学还要走很长的路。

在谈到一个人如何面对逆境的问题时,洪院士用他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关入牛棚一年多的经历,告诉大家,只要自己有坚定的信念,乐观豁达,就能顶住压力。他利用那些时间,偷偷阅读了三本关于植物形态学、植物进化和变异、植物分类学的英文著作,既恢复和提高了英语水平,又奠定了专业基础。

在与洪院士的交流中,大家十分轻松和愉快,不时为洪院士幽默的讲述和精彩的故事而发出阵阵笑声。当大家问到洪院士如何看待当年批斗他的同事时,他用植物所一位党委书记的一个话作了最好的回答:“人活着要多栽鲜花,少栽恶刺”。他殷切地希望同学们要学会宽容别人,不图回报,乐于助人。有的同学问到他到欧洲访问时,是什么动力使他路过罗马都没有去游览,致使陪同的外国司机说他对植物的爱好简直是太疯狂了。洪老师笑着回答:“当时时间来不及了,因为能找到芍药的居群比旅游更重要,更有意义”。

长达两小时的座谈会不仅使学生们了解到老一代科学家的经历和追求,还加强了大家对人生观的认识,受益匪浅,并希望今后能组织更多类似的活动。座谈会由系统中心学生党支部书记张志耘研究员主持,系统中心主任助理周世良博士以及近40余名研究生党员和研究生参加。

                                             (系统中心学生党支部)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香山南辛村20号 邮编:100093 总机:010-62836220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6067583号-24       文保网安备案号:110108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