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深切缅怀张新时院士 > 追忆悼念
left
深切缅怀张新时院士
追忆悼念

董学军 | 追忆导师张新时院士

文章来源:  |  发布时间: 2020-09-29  |  作 者:  |  浏览次数:  |  【打印】 【关闭

 

  惊悉张新时老师不幸逝世,我无比悲痛。此时此刻我怀着沉重的心情,追忆往事以缅怀恩师!  

  我的书架上有一本丹尼尔.希莱尔著的《土壤和水 - 物理原理和过程》。这是张新时老师于1988年冬天给我的,因为这与我的硕士研究课题直接有关。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的眼前就浮现出张老师的音容笑貌。我第一次见到张老师是在1986年秋天。当时张老师来兰州开会,顺便到兰州大学生物系面试了两个本科学生。面试我的时间大约有30分钟,期间张老师讲到了生长于海拔3000米以上的垫状点地梅怎样适应高原多变的环境,他讲得简洁又引人入胜。张老师原计划是要派我随从一个国际考察队去西藏研究高山植物的生理生态,后因那个国际合作项目没有落实,他当时又张罗北方草地的研究项目,所以,他决定派我去毛乌素沙漠。  

  在毛乌素沙漠野外出差期间,我经常目睹张老师写作的情景。我没见到他随身携带多少参考资料,但他写起文章来十分流畅且速度快,就在别人聊天的一两个小时的功夫,他就能写满厚厚的很多页纸,字迹工整且极少有涂改。我猜《中国植被》当中由张老师执笔的那些章节,可能就是以类似这样的方式写出来的。  

  张老师一般不直接告诉学生,应该这样而不该那样,但是,对有些重要的事情,他从不含糊。记得在我做了第一次的正式学术报告后,张老师把我叫到一旁,说道,做口头报告和写文章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写文章你可以洋洋洒洒,但是口头报告给你的时间少,要注意和听众保持目光接触,做适当讲解,但讲解是为沟通服务的! 导师的宝贵建议使我受益匪浅!  

  从第一次和导师见面算起,已经有30多年了。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美国,我的科研工作方向一直是深深地受到张老师的影响。和张老师交往中大大小小的事情, 有很多都让人难以忘怀, 但是, 最让我留恋的是那种真诚而平淡如水的师生关系,它是巨大的精神财富,让我终生享用不尽!  

  张新时老师永远活在我心中!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1 中科院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67583号-24】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香山南辛村20号  邮政编码:10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