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生灵之美”科普展览在植物所开幕——弘扬保护生物多样性理念

  830日,为配合即将召开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提出50周年,弘扬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ANSO)、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国际动物学会和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地球生灵之美”科普展览在植物所开幕。 

  中科院副院长、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主席张亚平,ANSO主席白春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代表夏泽翰,国家濒科委常务副主任魏辅文,中科院植物所所长汪小全,来自巴西、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西班牙、乌拉圭的驻华大使或公使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等部门相关负责人也出席本次活动。 

  张亚平对展览的开幕表示祝贺,并对各主办方表示感谢。他表示,中国科学院一直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是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和国家濒科委的牵头单位,并于1992年即成立了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多年来,三个委员会在促进中国自然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其中,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已帮助和推动中国34个自然保护地成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推动建立了由185个自然保护地组成的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生物圈保护区国家网络。本次展览将展出关于全球近30个生物圈保护区的研究人员、巡护员、教育工作者和当地居民的照片和感人故事,希望借此进一步提升公众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增强持续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的动力。 

  汪小全在致辞中表示,植物所非常荣幸能够作为主办方之一承办本次“地球生灵之美”科普展览。近年来,在院国际合作局和ANSO等的支持下,植物所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科学家们合作启动了多项国际科学研究计划,包括《泛喜马拉雅植物志》(Flora of Pan-Himalaya)的编研、青藏高原植物和生态系统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等。同时,植物所拥有亚洲最大的植物标本馆、一批野外台站和植物科学数据中心等支撑平台,为从区域到全球等不同尺度的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做出了重要贡献。研究所的科学家们也在IUCNANSO等国际机构中发挥积极作用,为生物多样性相关决策的制定发出了中国声音。植物所期待未来与全球相关科研机构和科学家们合作,共同推动全球生物多样的保护和植物科学发展。 

  开幕式上,各国大使及使馆代表对本次活动给予高度赞扬。他们一致认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可促进人与地球和谐共生,对推动实现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促进各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该展于2021830日至919日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植物园举办。展览聚焦了长期从事生物多样性研究的科学家、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践行者、保护区的原住民、生态保护科普知识传播者以及摄影爱好者等,以图片、影像、报告、现场活动等形式,讲述他(她)们在保护区的经历、感悟以及期望,以此展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意义,传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 

中科院副院长、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主席张亚平致辞

中科院植物所所长汪小全致辞

830日,“地球生灵之美”科普展览在植物所开幕

  本文图片来自:https://live.photoplus.cn/live/pc/18495858/#/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