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所举办“静生·国植”系列学术活动——第一期先骕讲坛

710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静生·国植”系列学术活动第一期先骕讲坛在水杉楼多功能厅举行。会议特邀中国科学院院士洪德元、匡廷云作学术报告。植物所职工、研究生以及所外听众540余人通过线上和线下方式参加了报告会。报告会由植物所所长汪小全主持。

汪小全在讲话中表示,在抢占科技制高点的新时期新征程上,我们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科技前沿,聚焦重大科学问题,通过学科交叉融合,深入开展体系化建制化基础研究;同时,要弘扬和传承求真务实、潜心研究、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戒除浮躁,追求原创性科技成果和实质性科学贡献,共同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生态。为此,植物所特别打造“静生·国植”学术活动品牌,进一步加强学术交流,推动使命导向的科技创新工作。他希望大家通过参加先骕讲坛,不仅收获科学知识,更要学习老一辈科学家精神,甘坐冷板凳,敢闯科研无人区,勇于创新,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

报告会上,洪德元先生作了题为《世界牡丹和芍药的研究——兼论物种问题》的学术报告。他从物种问题在科学中的重要地位谈起,讲述了世界牡丹和芍药中存在的物种划分问题,以及该问题对物种保护有效性的影响。他系统介绍了团队对芍药科植物(包括牡丹和芍药)的长期研究,以及相关成果在世界上的重要影响。在对前人的物种概念进行归纳、总结和评述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适用于异交生物的物种概念。他还向与会人员讲述了自己在科学研究和野外考察中的难忘经历,其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精神引起全场听众的共鸣。

匡廷云先生作了题为《光合膜蛋白结构与功能研究及其发展战略》的学术报告。她指出研究光合作用机理及其人工模拟,对解决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能源、环境和粮食等问题都有重大战略意义。她生动讲述了半个多世纪以来,带领团队将光合膜蛋白结构与功能研究作为主攻方向,克服重重困难,通过学科交叉取得了多项重大科技成果,在与国际顶尖实验室的竞争中走在了前列。报告还展望了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科学前沿,未来光合作用机理研究的发展趋势和战略。

两位先生的精彩报告引发了现场阵阵热烈的掌声。汪小全对两位先生表示感谢,并为其颁发了纪念证书。现场与会人员积极提问交流,报告会取得了预期效果。

静生·国植”代表植物所从1928年的静生生物调查所发展到今天的综合性植物科学研究机构和国家植物园的近百年传承。该系列学术活动是植物所新创立的学术活动品牌,包括先骕讲坛、红叶论坛和银杉沙龙。先骕讲坛为纪念植物所的奠基人胡先骕先生而命名,邀请国内外知名科学家介绍系统性科学研究和重大原创性成果,传承科学精神;红叶论坛以香山“红叶”命名,邀请国内外优秀学者介绍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银杉沙龙以珍稀濒危植物银杉命名,其属名“Cathaya(拉丁语)意为“华夏”,希望青年科技人员通过学科交叉和学术交流激发创新活力,勇攀科学高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综合办公室供稿)

所长汪小全主持报告会

洪德元院士作报告

匡廷云院士作报告

710日,植物所举办“静生·国植”系列学术活动第一期先骕讲坛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