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27日上午,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和中国国家基金委(NSFC)联合资助项目“Dimensions IRCN: Diversity and Forest Change: Characterizing functional, phylogenetic and genetic contributions to diversity gradients and dynamics in tree communities”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召开了项目启动会,来自NSF的William Yi-been Chang博士(Head, East Asia and Pacific Program (EAP) and Interim Executive Officer of Internation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OISE))、生物环境处副处长Penelope Louise Firth博士,项目官员James Ze Wang博士、Alan James Tessie博士、Sarah Mathews博士、Sara Chun博士,NSF中国办公室负责人Emily Yaung Ashworth博士、科学项目专员孙博先生,中国国家基金委生命科学部于振良处长、刘颖慧博士,中国国家基金委国际合作局美大及东欧处陈淮处长、项目官员刘秀萍博士,以及中美双方的项目负责人和主要成员、美国Smithsonian研究所热带森林研究中心(CTFS)与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CForBio)的科研人员等,共70多人参加了启动会。
会议由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副主席马克平博士主持。NSF东亚及太平洋项目办主任William Y. B. Chang博士做了关于“中美双方在科学与教育方面合作”的报告,较详细地介绍了办公室成立以来,中美双方已经开展的多个合作项目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在气候变化与生态系统领域已开展的合作,以及资助该项目“Dimensions IRCN:Diversity and Forest Change”的目的和意义。
项目美方负责人CTFS主任Stuart Davies博士,从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和人类目前面临的环境问题出发,介绍了开展该项目的重要意义。本项目的开展,有助于提高人类对森林生物多样性的认识,进而促进对生态生态系统功能的认识与保护以及对生态系统功能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的认识。同时,Stuart博士还介绍了CTFS的基本概况、与CForBio的合作、及刚刚在长白山举办的该项目所计划五个workshop的第一个情况。
项目中方负责人、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郝占庆研究员,就该项目开展的背景、主要目的、合作交流与人员培训计划及近期双方的相关活动情况等做了介绍。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马克平研究员对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监测网络(CForBio)以及各个样地的基本情况做了全面的介绍,同时展望了CForBio未来的发展方向。目前CForBio共有10个大型森林动态监测样地组成,地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地区。CForBio从成立到现在,科研队伍不断壮大,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论文和论著。2007年以来在国际一流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受到国际同行的广泛关注。CForBio的未来发展方向有森林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群落系统发育、物种共存机制以及森林动态监测样地研究与森林生态系统功能控制实验相结合的研究。
27日下午和28日全天,气候变化与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植物所召开,来自中国、美国、澳大利亚、巴西、泰国、菲律宾等1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00位科学家和研究生参加了会议,就群落空间格局与物种共存机制;植物种子和幼苗动态及更新;群落系统发育与功能性状;气候变化、人为和自然干扰下的森林动态等4个方面进行了学术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