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所科研人员综述中国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进展

  近几十年来,中国生物多样性科学发展迅速,在物种名录,生物多样性监测、起源、分布,生物多样性的维持机制及面临的威胁,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生态系统功能、物种和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进展,总结与回顾中国生物多样性科学的研究进展,能够从以往研究中吸取经验,并进一步确定未来生物多样性的重点研究方向,对于中国生物多样性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科院植物所马克平研究员牵头组织多位国内外生态学者撰写长篇综述文章,以全球视角回顾了影响我国生物多样性研究发展的重要事件和发表的重要成果,并对中国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存在的不足和未来研究的重点领域进行了探讨。 

  该综述围绕3个方面点评了我国生物多样性科学的代表性成果。在生物多样性编目与监测方面,《中国植物志》《中国动物志》和《中国孢子植物志》已经出版384卷册;国家标本资源共享平台数字化了1570万份标本;出版了《中国植被》《中国植被图(1:1000000)》和《中国植被区划图》;建立了中国生物多样性监测与研究网络和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等生物多样性监测平台。在生物多样性机制与过程方面,重构了中国被子植物生命树;提出了解释生物多样性快速演化的“混合-分离-再混合假说”;验证了“密度制约假说”的普遍性,并拓展了“Janzen-Connell假说”;验证了森林和草地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功能及其稳定性的正作用;系统评估了国家和区域尺度上的生态系统服务,以及国内重大生态工程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在生物多样性致危因素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方面,揭示了不同时期的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物种濒危过程中的驱动因素及其作用,以及物种如何应对全球变化的机制。 

  文章认为,未来我国生物多样性研究可重点在以下4个方面开展:第一是在青藏高原及邻近地区开展相关研究;第二是关注人类活动对我国亚热带森林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第三是加强海洋生物多样性的相关研究;第四是依靠生物多样性研究成果为生态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支撑。文章建议,继续加强新技术与新方法在生物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并进一步加强与扩大国际合作等。 

  该文近日发表在期刊National Science Review上,植物所米湘成副研究员和内蒙古大学冯刚副教授为共同第一作者,植物所马克平研究员为通讯作者,中科院动物所、华东师范大学、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中山大学、美国杜克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丹麦奥胡斯大学的学者共同合作完成。研究得到了中国科学院先导项目(B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 

  文章链接:https://academic.oup.com/nsr/advance-article/doi/10.1093/nsr/nwab032/6147049 

  (植被生态实验室供稿)

中国生物多样性科学在三个方面十个主题取得进展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