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所科研人员在青藏高原中部亚洲古季风演化方面取得新进展

  新生代以来,青藏高原的隆升强化了亚洲季风的活动,改变了亚洲的地形地貌和气候系统,关乎人类的生存环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亚洲季风的兴起和变化一直受到科学界的广泛关注。关于现代亚洲季风的发源时间,科学界普遍认同“中新世出现”的假说,由于缺乏定量的古气候数据支撑,目前对“在中新世之前更早时间出现”的假说也有较多争论。 

  中科院植物所王宇飞研究组与古脊椎所邓涛研究组及地球环境所刘晓东研究组合作,在西藏中部伦坡拉盆地以晚渐新统至早中新统的地层剖面花粉对应的植物类群为气候代用指标,应用共存方法重建了26~16百万年的温度与降水数据。同时,研究人员首次在古季风的研究中采用了现代亚洲季风的降水指标的概念与标准,发现在中新世之前青藏高原中部存在着现代意义上的季风气候,并量化评估了26~16Ma期间的古季风强度变化。古气候-古地理建模的结果显示,当时高原中部的位置比今天偏南,夏季能够受到热带辐合带(ITCZ)的影响而冬季不能,造成了当地夏湿冬干的季风气候,从而揭示了古季风发生的物理机制。这一结果说明,青藏高原的高度和地理位置在区域气候形成中均具有重要的作用。 

  研究人员通过频谱分析进一步揭示了该古季风伴随有1.350.33百万年的变化周期,分别对应着地球倾角和偏心率的变化,暗示着百万年尺度上的天文轨道驱动力可能通过影响地球接受的太阳辐射量的变化调控季风强度的周期波动。这些发现增进了科学界对亚洲季风在晚渐新世至早中新世期间活动的了解,凸显了古地理格局和长期轨道强迫在亚洲季风构造尺度演化中的影响。 

  该研究成果于429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The Innovation上。王宇飞研究组谢淦博士、李金锋副研究员和邓涛研究组王世骐研究员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刘晓东研究员、邓涛研究员、王宇飞研究员为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及中国科学院国际人才计划的共同资助。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xinn.2021.100110 

  (进化实验室供稿)

古地理位置变化解释了藏中伦坡拉盆地晚渐新世-早中新世亚洲季风的发生 

左图显示青藏高原及其周边现代观测的年降水量分布,右图显示基于古气候模拟获得的25 Ma时期年降水量分布。图中蓝色至黄色阴影指示年降水量变化,封闭的白色廓线为青藏高原1500 m等高线,红点指研究点位置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