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互联网+智慧草牧业 2018年建成生态草牧业试验区样板

文章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王振红   发布时间:2016-07-28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记者 王振红)726日,“走进中国科学院记者行”座谈会在呼伦贝尔合适佳食品有限公司举行。 

  粮食产量“十二连增”的五大隐忧 

  2003年以来,我国粮食产量不断攀升,至2015年已实现了“十二连增”,粮食总产量从每年4.3亿吨增长至6.2亿吨,增长了44%。粮食的收购量、库存量也随之攀升。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方精云院士认为,“十二连增”背后所凸显的社会经济问题值得深思。 

  一是国产粮成本居高不下,进口粮不断增加。由于农业技术、生产方式等因素,国产粮的生产成本较进口粮高出许多。各类加工企业购买进口粮,进口粮增长极为迅速,2015年我国进口粮已超过1亿吨。 

  二是粮食库存超负荷,难以消化。据市场机构测算,2015年秋粮收购结束后,我国三大主粮库存均处于历史高位:玉米约2.5亿吨,稻谷约1亿吨,小麦约3900-4000万吨。但由于国产粮成本较高,远不如进口粮食受到市场欢迎,库存消化十分困难。据国家粮食局估测,约1/6的粮食是以简易仓囤的形式存储,保存风险大,极易发霉、变质。 

  三是粮价下跌,种粮户收入减少。在库存超负荷、市场需求减少、进口粮食冲击等多方面因素的作用下,2015年,三大主粮的收购价格较以往均出现不同程度下跌。据媒体调查:玉米较2014年平均降低20%,部分达30%;小麦大部分产区跌幅达到0.1/斤;水稻稳中有跌,部分地区跌幅0.1/斤。 

  四是养殖需求攀升,饲料用粮缺口增加。由于国内的粮食生产主要面向居民口粮,因此,尽管粮食不断增产,饲料用粮仍面临着巨大缺口,已出现了用粮食作物用作饲料的情况。同时,国内粮食生产的高成本显著提升了饲料的价格,饲料行业大量进口饲料玉米、苜蓿干草以及干酒糟等玉米替代原料,进一步抑制了库存粮食的消化。 

  五是劳动密集、资源粗放的粮食生产不可持续。我国粮食生产中的人力劳动普遍存在,与美国、澳大利亚等农业发达的国家有很大差距。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日益流失,劳动密集型的粮食生产不可持续。同时,我国土地资源紧张,在有限的土地上追求高产出,依赖于土水肥和动力等资源的粗放投入,在生态和资源上看也是不可持续的。 

  方精云院士认为,从深层次上来看,以上这些问题,是我国农业结构长期失衡的集中体现。要改变这些问题,必须转变思路,大力推进农业结构的优化。 

  农业生产四大结构性矛盾 

  方精云院士指出,我国农业生产并未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进行相应的战略性调整,生产布局中的结构性矛盾日显突出,各种问题不断出现。主要存在4个方面的重大问题: 

  一是粮食生产结构与消费结构不匹配。我国粮食总产量不断攀升,但同时居民膳食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口粮消费逐渐减少,2014年仅占31%,动物性食品总消费量急剧增加。据估算,2014年饲料用粮已达到我国粮食总消费量的40%,工业用粮近1亿吨。此外,每年损失浪费的粮食约1亿吨。粮食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的不匹配使得我国粮食供应出现巨大缺口,大量依靠进口。我国粮食的自给率已跌破85% 

  二是生产方式落后,资源投入粗放。我国每平均生产1吨粮食耗水660吨,美国耗水480吨,澳大利亚耗水不足200吨;我国平均生产1吨粮食消耗化肥100千克,阿根廷、美国消耗30-40千克;我国单位面积农药用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5~5倍。粗放的农业生产方式引发了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如果用COD(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来衡量污染源比重的话,农业已超过工业,成为我国最大的污染源。 

  三是农业生产的空间布局缺乏合理性。我国粮食主产区集中在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和南方稻作区。1990以来, 商品粮供应依赖于华北和东北地区。1990年代,北方向南方年均调运粮食1860万吨;2001-2010年已增至4360万吨;2012年北粮南运高达8000万吨。从粮食生产耗水量的角度计算,“北粮南运”相当于将北方本已极度短缺的水资源“运”往南方。2001-2010年间,“北粮南运”相当于平均每年向南方输水530亿吨,而投资3000多亿元的南水北调工程,目前年调水量是其三分之一,仅为180亿吨。 

  农业灌溉对北方地区的水资源造成极大压力。比如:在1987-2010年间,内蒙古湖泊数量减少了34%,总面积缩小了30.3%。其中农牧交错带地区80%的湖泊萎缩是由于农业灌溉用水导致的。 

  四是缺乏草产业体系,畜牧业发展水平低下。我国当前的农业生产主要集中于种植业,畜牧业发展水平不高,仅占到农业总产值的30%,而西方发达国家的畜牧业产值均占50%以上。主要原因是当前我国没有形成草产业体系。发达国家的集约化人工草地和饲料地占耕地总面积的20-40%,而我国不足5%,只能依赖于农区的粮食发展畜牧业。要解决我国饲草料短缺的问题,必须改变农业种植结构,建设集约化人工草地,增加饲草在种植业中的比重。 

  互联网+智慧草牧业 

  在草原牧区和农牧交错区着力发展现代草业,在保护好草原生态的同时,大幅提高草地的生产力,是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人畜争粮、动物饲料严重不足问题的根本举措,也是实现我国牧区现代化,解决“三牧”问题的着力点。20149月,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方精云院士牵头向国务院提出草业和畜牧业统筹发展的“草牧业”概念。 

  20153月,中国科学院与呼伦贝尔农垦集团合作在呼伦贝尔垦区建设“生态草牧业试验区”。依据的科学原理是,在牧区利用不足10%水热条件适宜的耕地,建立集约化人工草地,使优质饲草产量提高10倍以上,从根本上解决草畜矛盾;对其它90%以上的天然草地进行保护、恢复和适度利用,提升其生态屏障和旅游功能。 

  方精云院士解释说,针对呼伦贝尔农垦集团的自然特点和草牧业生产现状,以提高草地生产能力和“互联网+智慧草牧业”为主要手段,对试验区分产业链部署,按照“4924”的部署全面推动试验区建设。集中打造天然草场和精细人工草业产业链、高值畜牧产业链、优质农产品产业链和品色小镇与生态旅游产业链共4个产业发展链条。重点推进试验区基础资源信息与草原承载力评价、试验区水资源状况评价与合理利用规划、天然草地恢复与合理利用、人工草地建植、草产品加工、畜牧产业供给侧技术、优质农产品生产、智慧草牧业物联网建设、垦区生态旅游总体规划共9项重点任务。短期内建成芥花油产业链全程可追溯质量体系和草畜产品产业链全程可追溯质量体系共2个直接服务于生产的全程追溯体系。建设呼伦贝尔生态草牧业试验站、院士工作站与博士后流动站、呼伦贝尔农垦集团健康产业研发中心、呼伦贝尔农垦集团健康食品检测检验中心共4个研发平台支撑生态草牧业试验区建设和集团发展。 

  方精云院士说,通过3年左右时间,在2018年建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态草牧业试验区示范样板,从根本上转变草原地区畜牧业发展方式,使试验区内草牧业生产力水平大幅度提升,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得以强化,企业效益显著增加,职工和牧民收入在现有基础上显著提高;使退化草原生态系统得以恢复和改良,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草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得以有效提升。 

  记者从会上获悉,生态草牧业试验区建设项目开始到现在,天然草场恢复工作在季节性休牧、牧刈轮替、肥水耦合等方面落实草场合计6400亩。人工草地建植工作,在谢尔塔拉农牧场、巴彦和欧肯河农场引进12个燕麦品种,示范种植1350亩。在谢尔塔拉农牧场引进8个苜蓿品种,示范种植1100亩。油菜种植集成新品种、缓释缓控专用肥、生态防控等技术在特泥河和谢尔塔拉示范种植1200亩。在格尼河、甘河、大河湾、巴彦四个农场示范种植大豆新品种2800亩,其中科豆4号、科豆11号和科垦豆2号由中科院和垦区联合申请自治区新品种。同时,引进了冰葡萄酒品种、芒草、软枣猕猴桃、芳香植物、糯小麦、大麦、羊草、甜高粱、青贮玉米等新品种在垦区试种。草产品加工、智慧草牧业物联网建设、畜牧业供给侧技术支撑等版块都在有序推进。 

生态草牧业实验区-高值农业-油菜 王振红摄

生态草牧业实验区-高产燕麦人工草地 王振红摄

生态草牧业实验区-高产燕麦人工草地 王振红摄

生态草牧业实验区-羊草种群快速恢复技术示范对照区 王振红摄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