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新华网 王莹 发表时间:2018-04-18
新华网北京4月18日电(王莹)在2001-2010年期间,我国陆地生态系统年均固碳2.01亿吨,相当于抵消了同期中国化石燃料碳排放量的14.1%;其中,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是固碳主体,贡献了约80%的固碳量,农田和灌丛生态系统分别贡献了12%和8%的固碳量,草地生态系统的碳收支基本处于平衡状态。
这一最新研究成果来自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应对气候变化的碳收支认证及相关问题”(简称“碳专项”)之“生态系统固碳”项目群。项目群的研究成果已于4月18日凌晨以专辑形式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上。
众所周知,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是人类生存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人类使用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所导致的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被认为是引起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如何有效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减缓全球升温速率成为各国科学家普遍关注的重要研究课题。
据“生态系统固碳”项目群首席科学家之一、中科院植物所前所长方精云院士介绍,陆地生态系统通过植被的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大量二氧化碳。利用陆地生态系统固碳,是减缓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最为经济可行和环境友好的途径。“如何提高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和固碳能力,既是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领域,也是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
记者了解到,2011年中科院启动“碳专项”,设立“生态系统固碳”项目群。来自中科院及高校、部委所属35个研究院所的350多名科研人员,按照项目统一的实验设计和调查方法,系统调查了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森林、草地、灌丛、农田)碳储量及其分布,调查样方17000多个、累计采集各类植物和土壤样品超过60万份。“这是当今世界调查范围最大的野外调查项目,为研究中国植被生产力、碳收支以及生物多样性的宏观格局提供了大量野外实测数据,也为我国国土资源规划、保护与利用等提供重要的本底数据。”方精云院士说。
据介绍,此次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上的7篇研究成果,全面、系统地报道了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的响应,量化了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固碳能力的强度和空间分布,以及生物多样性和大尺度养分条件对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影响。
除了首次测算出2001-2010年期间我国的陆地生态系统年均固碳量外,此次研究成果首次在国家尺度上通过直接证据证明人类有效干预能提高陆地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研究表明,我国重大生态工程(如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退耕还草工程、以及长江和珠江防护林工程等)和秸秆还田农田管理措施的实施,分别贡献了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固碳总量的36.8%(7400万吨)和9.9%(2000万吨)。
同时,成果首次在国家尺度上开展了群落层次的植物化学计量学研究,验证了生态系统生产力与植物养分储量间的正相关关系,揭示了植物氮磷元素的生产效率;首次揭示了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生产力和土壤碳储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证实了增加生物多样性不仅能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而且可以增加土壤的碳储量。
“此次成果的发表不仅为验证和发展相关的生态学基本理论、评估生态系统对未来环境变化的响应提供了基本数据,也为今后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谈判提供了重要支撑,同时也为人类干预促进生态系统碳吸收提供了新的见解和启示。”方精云院士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