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北京日报 骆晴雯、吴镝 发表时间:2019-04-09
本报讯(记者 骆倩雯)明天,新中国第一座热带亚热带植物展览温室——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植物园展览温室将以崭新的面貌向公众开放。这个“北京最古老的植物温室”近日完成了修缮和更新,在保留了部分历史遗迹的同时,参照原有格局划分8个具有不同生境的展室,收集展示2000余种(含品种)热带亚热带植物,是我国北方地区独具特色的热带亚热带植物展览温室。
中科院植物所北京植物园现有面积74公顷,以支撑科学研究为主,其中展览区面积20.7公顷,包括树木园、牡丹园、宿根花卉园、本草园、壳斗区、水生植物区等15个专类园区和1个热带亚热带植物展览温室,共收集保存全世界各类植物7000余种(含品种)。展览温室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修建,是新中国第一个展览温室。1965年,该温室由砖木结构改为钢架结构,在当时是全国面积最大、设备最先进的展览温室。
中科院植物所北京植物园执行主任王英伟介绍,该温室以收集保存和展示热带亚热带植物多样性为主要目标,是植物园开展植物迁地保护和科普教育的重要场所。温室内外不仅留存着与新中国外交相关的国礼植物,如菩提树(印度)、木槿(朝鲜)、九重葛(越南)、矮生香蕉(古巴)等,还保存着科研人员引种收集来的珍稀植物,如黑桫椤、珙桐、红皮猴面包树、钱币马尾杉等。
2018年,在财政部修购专项的大力支持下,中科院植物所北京植物园对展览温室进行了全方位的修缮和改造。修缮后的温室占地面积2430平方米,包括四季花厅、棕榈室、多肉植物室、水生植物室、菩提室、阴生植物室、果树室、祼子植物室(内含有由旧温室改建而成的食虫植物室),具备安全稳定的主体结构、良好的透光和保温性能,能够依据不同生境需求的植物生长需要营造不同的环境条件,大大提升了植物多样性保育和展示的能力,对植物多样性的研究利用、迁地保育和科普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温室4月10日起开放。公众只需购买一张进植物所北京植物园的门票,就可享受“一价全包”欣赏热带亚热带植物美景,包括首次展出的4种猴面包树以及王莲等植物。
新温室特色展室
一、水生植物室:冬季也能观赏睡莲花开
水生植物室是我国北方地区为数不多的温室分区。该展室实现了来自世界各地不同类型的沉水植物、浮叶植物、挺水植物到沼生植物的全方位种植和展示。展室分南北两部分,具有不同的温度和水深,可以保育不同温度需求的水生植物种类。南侧温度相对较低,以展示睡莲科睡莲属植物为主;北侧温度较高,以展示叶片巨大的王莲属植物为主,可以实现公众北方冬季观赏睡莲花开的愿望。
二、多肉植物室:“一带一路”沿线植物展示
多肉植物室中的许多种类,是中科院植物所科研人员近年来在对纳米比亚、坦桑尼亚、肯尼亚、马达加斯加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多次野外科学考察中引种收集到的特色植物资源。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展室中的非洲猴面包树属植物。植物所科研人员对非洲猴面包树属植物的自然分布区进行了全面的科学考察,采集到7种猴面包树的标本、果实,并已利用温室条件成功繁殖出4种猴面包树种苗。“猴面包树家族”已在植物园安家落户,这也是我国北方地区首次同时展出4种猴面包树属植物。
(原载于《北京日报》2019年04月09日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