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报】科技打响草原生态“保卫战”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报  田瑞颖   发表时间:2021-03-13 

  “专家们回北京了吗?我想宰羊感谢他们救活了我家2000亩的草场!”呼伦贝尔农垦集团陶海牧场的牧户孙良一直念念不忘中国科学院生态草牧业科技示范团队给予的帮扶。

  由于草场退化严重,孙良不得不围封了他的2000亩草场。2015年,中国科学院生态草牧业科技示范团队的到来,给这2000亩草场的恢复带来了希望。仅用了一年时间,这里的牧草产量就翻了一番,羊草比例提高了5~8倍。

  3月12日,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创建生态草牧业科技体系”专项启动会在北京召开。会上,内蒙古呼伦贝尔农垦集团副总经理栾永刚再次感谢中科院草原“护卫队”利用科技力量推动草原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让草原更美,让牛羊更肥,让农牧户的口袋更鼓……

  以小保大 

  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除了口粮,中国粮还包括需求越来越大的肉蛋奶,而饲草料供应不足是制约我国畜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为了解决草饲料不足和草场退化的问题,中国科学院院士方精云带领团队深入调研后发现,由于不合理利用,我国草地退化严重,载畜量不断下降,约90%的草地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另外,化肥、农药和除草剂的大量使用,对我国江河湖泊和土壤也造成了一定程度污染。

  在经过多年基础研究和小面积试验示范后,2014年,方精云团队提交了《建立生态草业特区,探索草原牧区发展新模式》的咨询报告,正式提出“草牧业”的发展理念,这一的理念得到了相关部门的肯定,并写入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

  生态草牧业的核心是采用“以小保大”的原理进行全链条的系统设计,通过发展适度规模的人工草地,将大面积天然草地从放牧压力中解放出来,充分发挥其生态功能,实现生产——生态——生活良性互动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015年3月,中科院植物所牵头与呼伦贝尔农垦集团合作,正式启动呼伦贝尔生态草牧业试验区建设项目,他们要在牧区利用不足10%水热条件适宜的土地,建立集约化人工草地,保障畜牧业发展,让剩余90%的草场休养恢复。

  “好好的地不种粮竟然种草?草场休养收益少了怎么办?”面对这一新理念,农牧户心里泛起了嘀咕。

  而这正是“以小保大”的关键所在,用10%的土地改造成人工草地,并让优质饲草产量提高10倍以上,从根本上解决了草畜矛盾。

  认可“药方” 

  “草原是一部天然的教材,古老的游牧蕴含着先人们利用草原的智慧,那就是在利用草原的同时,也让草原休养生息,自我修复。”中科院植物所生态草牧业工程实验室副主任潘庆民告诉《中国科学报》,“但20世纪80年代以来,草原上牲畜越来越多,原本最朴素的道理逐渐被人们忽视。”

  2000年,潘庆民来到中科院植物所开展博士后研究,当时我国草原正面临着严重的草场退化问题,在导师的建议下,他来到草原开展课题研究,一干就是20多年。

  与草原“相处”多年后,潘庆民逐渐意识到我国草原类型多样,退化程度不同,必须分类施策,精准调控。2015年,他在呼伦贝尔草原开展生态草牧业科技示范,针对不同退化程度的草地,开出了“一休二轮三调四补”的“药方”。

  “‘一休’和‘二轮’主要针对轻度退化的草原,通过放牧制度的优化使草原得以自我修复;‘三调’和‘四补’主要针对中度和重度退化的草场,变革草原管理制度已不足以让其尽快恢复,需要依靠人工辅助。”潘庆民解释道。

  “草原本来就干旱,一旦划破了草皮,万一恢复不了草地,牧草却旱死了怎么办?”由于“三调”和“四补”技术需要用免耕播种机进行播种和补肥,在推广初期,牧民对潘庆民的“药方”有些担忧。

  为了打消牧民顾虑,潘庆民团队与呼伦贝尔农垦集团合作,走进牧民家中,向牧民讲解,并针对每家情况制定方案。春天,他们选了几家牧户进行试验示范。秋天,试验示范就取得了显著效果,牧草产量增加了近1倍,优质牧草比例由10%左右提高到60%~80%。

  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后,越来越多的牧民纷纷要求对自家的草场进行恢复和改良。“这一技术改变了牧民对草原的认识,从单纯地向草原索取,提升到主动地恢复和改良草场,这对草原的生态保护有重要意义。”潘庆民感慨道。

  产量提高10倍 

  解决饲草料不足的关键在于发展人工草地,如何让10%的人工草地提高10倍的产量呢?

  “人工草地种植的关键环节就是引种和筛选,而目前我国牧草品种依赖国外品种,国产牧草品种培育和应用严重不足,亟需培育高产、优质的优良牧草新品种。”中科院植物所副研究员刘智全告诉《中国科学报》。

  2014年,刘智全博士毕业不久后也踏上了草原的科研旅程,每年近一半的时间都在草原工作,有一次从草原回到北京的家,因为晒得太黑,连4岁的孩子都不敢认了。

  为了更广泛的收集各类牧草种质资源,刘智全带领团队从世界各地收集筛选豆科、禾本科、新型牧草等30类共1万余份资源,同时还在中科院植物所呼伦贝尔草牧业试验站建设了一年生牧草资源圃、多年生牧草种质资源圃、牧草引种筛选圃等合计100亩,并对其中6845份进行了筛选,获得一批适宜在呼伦贝尔种植的饲草品系。

  实际上,完成从种质资源的收集到推广至少需要3~5年。“以燕麦为例,引进燕麦品种资源后,要开展小面积的筛选,如果长势和抗性都很好,我们即可扩繁,开展小区试验。一般通过两年小区试验后如果产量稳定,抗病性也很好,就可以开展小面积的生产试种,最后再进行大面积推广。”刘智全解释道。

  除了要解决技术上的难题,最关键的是要让农牧户认可新品种。“宣传和讲解还不足以让农牧民信任,只有看到品种的增产特性和抗病虫能力后大家才会认可,同时还需要在栽培技术方面反复与种植户交流,否则也会影响最后的示范效果。”刘智全说。

  如今,燕麦规模种植示范在呼伦贝尔已累计推广20万亩,平均比种植小麦增收290元/亩。“我总说要带孩子和妻子来看看我工作的草原,可一直太忙了,下次有机会,一定带他们来看看。”刘智全笑着说。

  让“牛用户”满意 

  除了让草长的好,还要让草存的住。由于冬春季严重缺草,每年会有大量的牲畜掉膘或死亡,然而传统加工贮藏方式营养物质损耗大、霉变损失高、适口性低,非常不招牛羊“待见”。

  窖池是在田间地头随意挖掘的地坑,一打开就能闻到臭味和霉味。2015年,中科院微生物所研究员钟瑾来到内蒙古通辽市库伦旗考察,除了对眼前的贮藏方式感到吃惊外,更多是担忧,“除造成直接的饲草损失,还会降低营养价值,产生黄曲霉毒素等,危害牲畜健康。”

  在采集样品后,她开始针对性地筛选及复配青贮微生物菌剂,并通过现场示范指导农牧民采用窖贮及裹包等不同方式,分别青贮加工全株玉米、甜高粱及玉米秸秆等原料。

  “青贮菌剂是由以乳酸菌为主的功能微生物制剂,可有效调控青贮发酵过程及青贮饲料品质。”钟瑾说,“采用青贮菌剂加工青贮饲料,可以显著提升肉羊体增重、饲料转化率、肉骨比与屠宰率,从而提高产肉量及宰后肉羊育肥收益与饲料报酬率(161%)。”

  有一次,她将牛羊不爱吃的蒿草做成了裹包青贮饲料,一年多后,在她们打开包裹的一瞬间,原本因为怕人而躲得很远的牛群,闻到草香后立刻朝她们冲了过来。“这说明我们的产品得到了‘牛用户’的肯定。”钟瑾笑着说。

  由于传统青贮方式几乎不用青贮菌剂,而进口菌剂成本又高,加上微生物看不见摸不着,最初推广时,不少农户和养殖专家持有怀疑的态度。为了推广青贮菌剂,她向牧户耐心讲解、手把手传授示范,如今,仅在库伦的饲草青贮加工示范已达5.5万吨。

  截至2019年底,这支草原“护卫队”累计为草原新增经济效益2.47亿元,天然草地改良1.63亿元,人工草地种植7212万元,草产品加工1247万元,并发表论文31篇,出版《科学通报》专辑2期,申请专利11项。

  未来,一场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的草原“保卫战”还将继续进行下去。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