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至27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泛喜马拉雅植物志》(Flora of Pan-Himalaya)项目组组织召开了第二次国内全体作者会议。来自北京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浙江大学、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华南植物园、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成都生物研究所、江苏植物研究所、武汉植物园、深圳市仙湖植物园、上海辰山植物科学研究中心等32所高校和科研单位的87位作者参加了会议。
《泛喜马拉雅植物志》项目负责人、中科院院士、植物所研究员洪德元汇报了项目进展。他介绍了项目的组织团队、顾问组与编委会组成、资助情况、野外考察、合作研究及阶段性成果,并说明了今后工作的重点。植物所助理研究员萨仁汇报了项目资助经费及使用情况。
洪德元以案例形式陈述了对属的处理和物种划分的主张,并就如何合理划分物种提出了10点意见。四川大学教授何兴金以伞形科柴胡属为例,介绍了伞形科植物分类学进展及物种界定中存在的问题。其研究团队基于模式标本的考证、大量野外考察及标本采集,结合形态解剖学、孢粉学、细胞学及分子系统学证据,厘清了柴胡属疑难类群分类学及物种界定上的混乱。植物所副研究员陈又生分享了在植物志编写过程中的经验体会,特别是在早期分类学资料的获取、国外标本查阅、野外考察及新老地名对照等方面的经验。他完成的菊科风毛菊属48(2)卷中,发表了40个新种以及大量的新异名和新组合。上海辰山植物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严岳鸿介绍了如何结合分子及细胞学证据来鉴定铁线蕨的杂交物种及其团队开展的物种生物学研究,引发了大家对物种概念的热烈讨论。浙江大学教授傅承新综述了其研究团队在菝葜属及其他科属植物系统学研究中的进展,并通过具体案例展示了野外实地考察、关键形态性状的获取及多学科证据在解决菝葜属植物分类学上的重要性。植物所工程师李敏系统地介绍了植物志提交文稿的格式、模块化编写流程和物种分布点的选定原则、信息格式及分布图的绘制方法。植物所研究员朱相云、研究员张宪春、副研究员高天刚和华南植物园研究员邓云飞等人围绕命名法展开了热烈讨论。所有参会作者逐一汇报了工作进度、存在问题及未来计划,并确定了完成任务的具体时间。
此次会议在取得学术共识和落实编研计划两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是《泛喜马拉雅植物志》编写工作从探索到全面展开的一个里程碑。
(系统进化实验室供稿)
2月26日至27日,植物所系统进化实验室《泛喜马拉雅植物志》项目组组织召开第二次国内全体作者会议
《泛喜马拉雅植物志》第二次国内全体作者会议人员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