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所野生植物资源保护战略研究取得新进展

  中国虽然是世界上物种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但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全球变化,其野生植物资源的多样性日益受到生境退化、生物入侵和无节制的旅游开发、资源掘掠的威胁。中国已建成2000多个自然保护区体系,可以通过自然保护区对野生植物资源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稳定的保护。这些现有的保护区是否已经起到了有效的作用,中国的野生植物资源保护应采取何种战略规划都关系着我国野生植物资源能否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桑卫国、马克平与英国伦敦大学学院Jan C. Axmacher博士在《生物科学》(Bioscience)杂志发表了一篇题为Securing a Future for China’s Wild Plant Resources的论文。文章显示我国大部分保护区对区内的物种资源尚未完整涵盖。通过对比我国种子植物(图1)、特有植物种和自然保护区(图2)的地理分布等,该文指出:中国现有的自然保护区未能对植物种质资源丰富的地区(如云南和四川等)和一些特有和珍稀物种进行有效的保护。自然保护区在地理分布上存在不平衡,在经济发达、人口和环境压力较大的东部地区,面积偏小且彼此分散,而在人烟稀少的西北和东北地区等保护区偏多偏大,没有达到有效的保护效果,更无法满足应对全球变化的要求。文章对我国的野生植物资源未来的保护措施提出了七项战略步骤,主要包括:对现有野生植物资源的分布和受威胁现状的全面调查,重质而不重量的建立有效的自然保护区体系,鼓励和引导偏远山区的人口进行部分移民,采用法律手段规范植物的进出口贸易和外来入侵物种,对植物分类等传统基础学科增加支持力度,对保护区的管理者进行基础业务知识培训等。《生物科学》(Bioscience)杂志网络版也以Press Releases的形式对该文进行了报道。《科学时报》和新华社等国内媒体也就该文和相关内容等在第一时间进行了报道。

  该项研究工作是依托国务院批准由中国工程院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主持的重大基础性研究“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而进行的。植物所积极参与了项目自2007年启动以来的全过程,围绕中国的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进行了广泛调研和深入研究,为我国环境资源的未来战略决策提出大量有效建议。2010年7月,鉴于对该项目扎实严谨的研究态度和重要科研贡献,植物所被中国工程院和环境保护部授予“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图3),主要参与研究工作的桑卫国和马克平研究员被授予“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图1.中国种子植物物种行政区划分布图

图2.中国特有物种丰富度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行政区划分布图

图3.“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工作先进集体”奖牌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