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嘴豆(Cicer arietinum Linn.)是世界第二大食用豆类,其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为14.9-24.6%,脂肪含量约为6.4%,多为对人体有益的不饱和脂肪酸,并含有腺嘌呤、胆碱、肌醇、淀粉、蔗糖、葡萄糖等,其中含有的淀粉具有板栗风味。鹰嘴豆粉添加奶粉制成豆乳粉,易吸收消化,是婴儿和老年人的优良食品。同时,鹰嘴豆在维吾尔药典内又具有降血糖和降血脂的作用。
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石雷研究组在大量收集鹰嘴豆国内外种质资源和充分评价的基础上,2002年建立了鹰嘴豆高产、抗病种质高产群体;采用系圃选择法,经多年的选优纯化工作,2008年株系稳定,2009-2010年进行品系比较试验,2010-2011年参加区域试验,2011-2012年参加生产示范。2013年9月17日,选育出的“科鹰1号”鹰嘴豆品种获得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办公室颁发的农作物品种登记合格证(新农登字(2013)第16号)。
该品种株高50-58cm,株结荚22-28个,豆荚1-2粒,叶色深绿,有腺毛,茎秆绿色。花色白色,种皮奶白色,属中粒性型,百粒重为30-34克,卵园型,成熟种子具有喙,种子长度0.6-0.8cm。全生育期90-95天不等。粗蛋白质23.6%,氨基酸总和19.5%,粗脂肪4.8%,水解后还原糖4.96%,钾1,013.84㎎/100g。该品种抗干旱、耐瘠薄,适应性强,高抗褐斑病,稳产性能好。在肥力中等条件下,旱地一般亩产量为120-180公斤,比当地品种增产20-30%。
“科鹰1号”品种第1选育人为谷卫彬博士,该项工作得到了中科院西部行动重点项目的经费资助。目前,植物所科研人员选育的鹰嘴豆系列品种,累计推广面积已达20万亩,亩增收400元以上,累计农民增收近1亿,促进了民族特色食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科院北方资源植物重点实验室、植物园供稿)
农作物品种登记合格证